钱学森最经典的一句话(美国人说钱学森能值五个师,那以现在的角度看,他还只值五个师吗?)

2024-04-28 10:51:13 59 0

美国人说钱学森能值五个师,那以现在的角度看,他还只值五个师吗?

{"data":{"question_details":{"data":{"contentType":"application/json; charset=utf-8","fontStyle":{"domains":["tosv.boe.byted.org"],"filename":"","base64":[],"fontKey":"","tosSuffix":""},"fontKey":"","fontStyleString":""},"errcode":20002,"errmsg":"网络错误,请稍后再试"},"login_info":{"data":{"is_answered":1,"is_new":true,"uid":"","user_info":{"uid":"","uname":"","avatar_url":""}},"errcode":0,"errmsg":"success"},"teach_list":{"errNo":80001,"errTips":"请登录"},"teach_task_config":{"errNo":80001,"errTips":"请登录"},"abPars":{"errNo":80001,"errTips":"请登录"},"close_question":{"data":{},"errcode":10001,"errmsg":"网络错误,请稍后再试"}},"commonData":{"isSsrFrame":true,"ttLogId":"20221107074519010209093141053140D8","location":{"hash":"","host":"tsearch.toutiaoapi.com","hostname":"tsearch.toutiaoapi.com","href":"https://tsearch.toutiaoapi.com/s/search_wenda/list?qid=6887011554186559758","origin":"https://tsearch.toutiaoapi.com","pathname":"/s/search_wenda/list","port":"","protocol":"https:","search":"?qid=6887011554186559758","username":"","password":""},"query":{"qid":"6887011554186559758"},"client":{"width":0,"height":0,"pixelRatio":2,"userAgent":"Mozilla/5.0 (iPhone; CPU iPhone OS 13_2_3 like Mac OS X) AppleWebKit/605.1.15 6630430 (KHTML, like Gecko) Version/13.0.3 Mobile/15E148 Safari/604.1","isIOS":true,"platform":"iphone"},"serverEnv":"production","abFields":{},"user":{"webId":"7163053280163251719"},"isRPC":false,"params":{},"env":{"isBOE":false,"isProd":true,"isPPE":false},"routingInfos":{"tc":"search_wenda","business_path":"/list","routing_path":"/"}}}

《让子弹飞》里最经典的一句话是什么?

酒要一口一口喝,步要一步一步走,步子太大容易扯着蛋!

钱学森最经典的一句话

你好!

钱老的意思 ,搞科研要充分调动左右脑,右脑是创新思想的起源地,再通过左脑的分析加以肯定。。。。。。

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喜勿喷,谢谢。

送别!这位数学泰斗让“外国人跟着中国人跑”,我们不该对他一无所知

今日上午,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发布讣告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著名数学家吴文俊院士因病医治无效,于2017年5月7日7时21分在北京不幸去世,享年98岁。

网站截屏

吴文俊院士,37岁凭借在拓扑学上的杰出成就,与华罗庚、钱学森一起获得首届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38岁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上世纪70年代开始攀登数学机械化的高峰;世纪之交,捧得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

然而我们对他却知之甚少。

来源:百度百科

吴文俊1919年5月12日出生于上海。1940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46年到中研院数学所工作。1947年赴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留学,1949年获得法国国家博士学位,随后在法国国家科学中心任研究员。

新中国成立后,吴文俊于1951年回国,先后在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任职。曾任中国数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主任、全国政协常委、2002年国际数学家大会主席,中国科学院系统所名誉所长。195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吴文俊对数学的主要领域—拓扑学做出了重大贡献。他引进的示性类和示嵌类被称为“吴示性类”和“吴示嵌类”,他导出的示性类之间的关系式被称为“吴公式”。他的工作是1950年代前后拓扑学的重大突破之一,成为影响深远的经典性成果。

1970年代后期,他开创了崭新的数学机械化领域,提出了用计算机证明几何定理的“吴方法”,被认为是自动推理领域的先驱性工作。他是我国最具国际影响的数学家之一,他的工作对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研究影响深远。

吴文俊曾获得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2000)、首届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1956)、首届求是杰出科学家奖(1994)、邵逸夫数学奖(2006)、国际自动推理最高奖Herbrand自动推理杰出成就奖(1997)。

中国数学梦:让外国人跟着中国人跑

吴文俊是数学界的“泰斗”,他的示性类和示嵌类研究被国际数学界称为“吴公式”,“吴示性类”,“吴示嵌类”,至今仍被国际同行广泛引用。

吴文俊在数学界最关注的事情,莫过于数学的探索研究和发展。“我想知道数学界在进行哪些探索,金融数学进展如何,统计和运筹搞得怎样,西部地区的年轻人申请基金是否困难。”吴文俊说道。

 

吴文俊曾与陈省身、程民德、胡国定等中国老一辈数学家共同提出“中国数学要在21世纪率先赶上世界先进水平,成为数学强国”的宏伟目标。

吴文俊补充道,当时还提了“三步走”和具体规划,想把全国数学界动员起来,实现“率先赶上”的中国数学梦。我做梦都在想哪个领域赶上去了。搞数学,光发表论文不值得骄傲,应该有自己的东西。不能外国人搞什么就跟着搞什么,应该让外国人跟我们跑。这是可以做到的。

 

现在看,中国数学梦在部分领域已成真。中国人用机械证明定理,全世界都认可。以前认为,计算机只能用于计算,现在还能用于证明,计算机的作用就更大了。

自谦:数学是笨人学的

尽管已经不亲自带学生,但吴老一直十分关心年轻人的成长。他看不惯现在少数年轻人“跟着外国人跑”的做法,他说:“如果光是发表个论文,不值得骄傲,应该有自己的东西。” 他始终强调年轻人要有独立的思想、看法,敢于超越现有的权威,绝不能人云亦云。 说起自己成功的经验,吴老首先想到的是:“做研究不要自以为聪明,总是想些怪招,要实事求是,踏踏实实。功夫不到,哪里会有什么灵感?” “数学是笨人学的,我是很笨的,脑筋"不灵"。”他说。 可就是这样一位自认为“很笨”的人,总能站在数学研究的最前沿。 上世纪70年代,吴文俊第一次接触到计算机,他敏锐地觉察到计算机的极大发展潜能。受计算机与古代传统数学的启发,他抛开已成就卓著的拓扑学研究,毅然开始攀越学术生涯的第二座高峰数学机械化。 为了解决机器证明几何定理的问题,他年近花甲从头学习计算机语言。那时,在中科院系统科学研究所的机房里,经常会出现一位老人的身影,不分昼夜地忘我工作。有很多年,吴老的上机操作时间都是整个研究所的第一名。

 

来源:百度百科

正是这种日积月累、刻苦努力的“笨功夫”,经过近十年的努力,他用机器证明几何定理终于获得成功。 吴文俊开创的数学机械化在国际上被称为“吴方法”,这个完全由中国人开创的全新领域,吸引了各国数学家前来学习。此后人工智能、并联数控技术、模式识别等很多领域取得的重大科研成果,背后都有数学机械化的广泛应用。 面对各种荣誉,吴老却看得很轻。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后,他说:“我不想当社会活动家,我是数学家、科学家,我只能尽可能避免参加各种社会活动。” 他曾谦逊地说:“不管一个人做什么工作,都是在整个社会、国家的支持下完成的。有很多人帮助我,我数都数不过来。我们是踩在许多老师、朋友、整个社会的肩膀上才上升了一段。我应当怎么样回报老师、朋友和整个社会呢?我想,只有让人踩在我的肩膀上再上去一截。我就希望我们的数学研究事业能够一棒一棒地传下去。” 

“做有意思的事”

在吴老心里,数学研究就是件“有意思”的事,尤其是晚年从事的中国古代数学研究,更是自己“最得意”的工作。 “我非常欣赏"中国式"数学,而不是"外国式"数学。”说起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吴老精神十足:“中国古代数学一点也不枯燥,简单明了,总有一种吸引力,有意思!” 对于做研究,吴老有一套自己的“理论”:“天下的学问那么多,大多数马马虎虎过得去就行,其余时间就在一两件自己特别感兴趣的事情上下功夫。” 事实上,从1946年由陈省身先生引荐到中央研究院数学研究所工作,吴文俊就一直沉浸在数学世界里,做自己“感兴趣”、觉得“有意思”的工作。在被称为“现代数学女王”的拓扑学研究中,初出茅庐的他仅用了一年多时间就取得突破对美国著名拓扑学大师惠特尼的对偶定理做出了简单新颖的证明; 上世纪50年代前后,他提出“吴示性类”、“吴公式”等,为拓扑学开辟了新的天地,令国际数学界为之瞩目,成为影响深远的经典性成果; 上世纪70年代,他开创了近代数学史上的第一个由中国人原创的研究领域数学机械化,实现了将繁琐的数学运算、证明交由计算机来完成。 …… 尽管后来吴老已经很少去办公室,所有数学方面的书籍都捐给了单位图书馆,但他心里从来也没有放下过数学研究。 “像中国古代数学,我还有些问题没搞清楚,比如微积分的萌芽问题,有时间的话要去弄清楚。”吴老曾笑着说,“我现在要做的事情还相当多。我的老师在临死前还在钻研一个数学问题,我要向老师学习,鞠躬尽瘁,至死方休。” 

复兴古代数学

吴文俊推崇中国古代数学。在他眼中,中国古代数学简单明了,有它自己的一套。他认为,古代数学是符合现在计算机时代的数学,中国人的祖先创造出了非常适合应用于计算机的数学。这是很不可思议的。

 

谈及《九章算术》,吴文俊说:“术,就是讲方法。比如求最大公约数,书里核心就一句话:以少减多,求其等也。大数减小数,一步步减下去直到两边相等,就得到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还有方程章,古人想到了正负数,说明中国人的抽象能力高人一等。”

吴文俊在他的家乡朱家角

 

中国古代数学所蕴涵的数学机械化思想,对信息时代的数学现代化发挥着重大作用。在吴文俊眼里,中国古代数学就是一部算法大全,有着世界最早的几何学、最早的方程组、最古老的矩阵。

中国古代数学的价值已被世界淡忘,但吴文俊却洞察出,其中包含着的独特的机械化思想,它能够把几何问题转化为代数,再编成程序,输进电脑后,代替大量复杂的人工演算,这样就可以就把数学家从繁重的脑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进而推进科学发展。这就是机器证明,后来吴文俊把它冠名为“数学机械化”。

 

中国古代数学不但要振兴,还要复兴。古代数学书值得进一步学习挖掘,但现状是有些书失传了。吴文俊认为,当务之急,应该对地方志进行收集、整理,会有新发现。

好奇,故我在

吴老是个十分开朗乐观、热爱生活的人。90多岁的他现在还经常一个人去逛逛书店、电影院,偶尔还自己坐车去知春路喝喝咖啡。 

95岁时,他光脚穿皮鞋在家走动,说这是懒人最好的锻炼方法。他满头银发径直竖着,胖胖的脸上架一副眼镜,高兴时脖子一缩,笑了。

吴文俊与夫人陈丕和

70多岁时还坐过山车,当被记者问到时,吴老脖子一缩,又乐了:那是不知厉害,上去以后简直要命了。当时在香港开数学家大会,我做完大会报告就跑到公园。工作人员不让坐,我说自己身体好得很,不到70岁,骗了一下混进去了。

吴文俊在泰国

吴老平时喜欢历史小说。他说:像玛雅民族的历史,突然中断了。我很好奇。前段时间,中国月球车登月了。月球很奇怪,总是半个面孔对着地球,另一面不知道什么样。有很多人类不知道但非常重要的东西等待研究和发现。

感谢吴老为我们做出的杰出贡献!

送别!吴老,一路走好!

拼了!这两种人为了C919首飞,也是“不择手段”...

燃爆!解放军最新征兵宣传片来了,看完不想参军报国算我输

真正的“老司机”!独家专访C919首飞机长:魔鬼式训练备战

编辑:公子羽 责任编辑:陈晨 

来源:中国新闻网(id:cns2012)综合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中青网、新华网、 worldscientific

写留言↓↓↓来抢小编公子羽的沙发

数学泰斗吴文俊院士走了!他让“外国人跟着中国人跑”,年轻人却对他知之甚少

今日上午,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发布讣告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著名数学家吴文俊院士因病医治无效,于2017年5月7日7时21分在北京不幸去世,享年98岁。

网站截屏

吴文俊院士,37岁凭借在拓扑学上的杰出成就,与华罗庚、钱学森一起获得首届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38岁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上世纪70年代开始攀登数学机械化的高峰;世纪之交,捧得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

然而我们对他却知之甚少。

来源:百度百科

吴文俊1919年5月12日出生于上海。1940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46年到中研院数学所工作。1947年赴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留学,1949年获得法国国家博士学位,随后在法国国家科学中心任研究员。

新中国成立后,吴文俊于1951年回国,先后在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任职。曾任中国数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主任、全国政协常委、2002年国际数学家大会主席,中国科学院系统所名誉所长。195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吴文俊对数学的主要领域—拓扑学做出了重大贡献。他引进的示性类和示嵌类被称为“吴示性类”和“吴示嵌类”,他导出的示性类之间的关系式被称为“吴公式”。他的工作是1950年代前后拓扑学的重大突破之一,成为影响深远的经典性成果。

1970年代后期,他开创了崭新的数学机械化领域,提出了用计算机证明几何定理的“吴方法”,被认为是自动推理领域的先驱性工作。他是我国最具国际影响的数学家之一,他的工作对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研究影响深远。

吴文俊曾获得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2000)、首届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1956)、首届求是杰出科学家奖(1994)、邵逸夫数学奖(2006)、国际自动推理最高奖Herbrand自动推理杰出成就奖(1997)。

中国数学梦:让外国人跟着中国人跑

吴文俊是数学界的“泰斗”,他的示性类和示嵌类研究被国际数学界称为“吴公式”,“吴示性类”,“吴示嵌类”,至今仍被国际同行广泛引用。

吴文俊在数学界最关注的事情,莫过于数学的探索研究和发展。“我想知道数学界在进行哪些探索,金融数学进展如何,统计和运筹搞得怎样,西部地区的年轻人申请基金是否困难。”吴文俊说道。

 

吴文俊曾与陈省身、程民德、胡国定等中国老一辈数学家共同提出“中国数学要在21世纪率先赶上世界先进水平,成为数学强国”的宏伟目标。

吴文俊补充道,当时还提了“三步走”和具体规划,想把全国数学界动员起来,实现“率先赶上”的中国数学梦。我做梦都在想哪个领域赶上去了。搞数学,光发表论文不值得骄傲,应该有自己的东西。不能外国人搞什么就跟着搞什么,应该让外国人跟我们跑。这是可以做到的。

 

现在看,中国数学梦在部分领域已成真。中国人用机械证明定理,全世界都认可。以前认为,计算机只能用于计算,现在还能用于证明,计算机的作用就更大了。

自谦:数学是笨人学的

尽管已经不亲自带学生,但吴老一直十分关心年轻人的成长。他看不惯现在少数年轻人“跟着外国人跑”的做法,他说:“如果光是发表个论文,不值得骄傲,应该有自己的东西。” 他始终强调年轻人要有独立的思想、看法,敢于超越现有的权威,绝不能人云亦云。 说起自己成功的经验,吴老首先想到的是:“做研究不要自以为聪明,总是想些怪招,要实事求是,踏踏实实。功夫不到,哪里会有什么灵感?” “数学是笨人学的,我是很笨的,脑筋"不灵"。”他说。 可就是这样一位自认为“很笨”的人,总能站在数学研究的最前沿。 上世纪70年代,吴文俊第一次接触到计算机,他敏锐地觉察到计算机的极大发展潜能。受计算机与古代传统数学的启发,他抛开已成就卓著的拓扑学研究,毅然开始攀越学术生涯的第二座高峰数学机械化。 为了解决机器证明几何定理的问题,他年近花甲从头学习计算机语言。那时,在中科院系统科学研究所的机房里,经常会出现一位老人的身影,不分昼夜地忘我工作。有很多年,吴老的上机操作时间都是整个研究所的第一名。

 

来源:百度百科

正是这种日积月累、刻苦努力的“笨功夫”,经过近十年的努力,他用机器证明几何定理终于获得成功。 吴文俊开创的数学机械化在国际上被称为“吴方法”,这个完全由中国人开创的全新领域,吸引了各国数学家前来学习。此后人工智能、并联数控技术、模式识别等很多领域取得的重大科研成果,背后都有数学机械化的广泛应用。 面对各种荣誉,吴老却看得很轻。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后,他说:“我不想当社会活动家,我是数学家、科学家,我只能尽可能避免参加各种社会活动。” 他曾谦逊地说:“不管一个人做什么工作,都是在整个社会、国家的支持下完成的。有很多人帮助我,我数都数不过来。我们是踩在许多老师、朋友、整个社会的肩膀上才上升了一段。我应当怎么样回报老师、朋友和整个社会呢?我想,只有让人踩在我的肩膀上再上去一截。我就希望我们的数学研究事业能够一棒一棒地传下去。” 

“做有意思的事”

在吴老心里,数学研究就是件“有意思”的事,尤其是晚年从事的中国古代数学研究,更是自己“最得意”的工作。 “我非常欣赏"中国式"数学,而不是"外国式"数学。”说起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吴老精神十足:“中国古代数学一点也不枯燥,简单明了,总有一种吸引力,有意思!” 对于做研究,吴老有一套自己的“理论”:“天下的学问那么多,大多数马马虎虎过得去就行,其余时间就在一两件自己特别感兴趣的事情上下功夫。” 事实上,从1946年由陈省身先生引荐到中央研究院数学研究所工作,吴文俊就一直沉浸在数学世界里,做自己“感兴趣”、觉得“有意思”的工作。在被称为“现代数学女王”的拓扑学研究中,初出茅庐的他仅用了一年多时间就取得突破对美国著名拓扑学大师惠特尼的对偶定理做出了简单新颖的证明; 上世纪50年代前后,他提出“吴示性类”、“吴公式”等,为拓扑学开辟了新的天地,令国际数学界为之瞩目,成为影响深远的经典性成果; 上世纪70年代,他开创了近代数学史上的第一个由中国人原创的研究领域数学机械化,实现了将繁琐的数学运算、证明交由计算机来完成。 …… 

尽管后来吴老已经很少去办公室,所有数学方面的书籍都捐给了单位图书馆,但他心里从来也没有放下过数学研究。 “像中国古代数学,我还有些问题没搞清楚,比如微积分的萌芽问题,有时间的话要去弄清楚。”吴老曾笑着说,“我现在要做的事情还相当多。我的老师在临死前还在钻研一个数学问题,我要向老师学习,鞠躬尽瘁,至死方休。” 

复兴古代数学

吴文俊推崇中国古代数学。在他眼中,中国古代数学简单明了,有它自己的一套。他认为,古代数学是符合现在计算机时代的数学,中国人的祖先创造出了非常适合应用于计算机的数学。这是很不可思议的。

 

谈及《九章算术》,吴文俊说:“术,就是讲方法。比如求最大公约数,书里核心就一句话:以少减多,求其等也。大数减小数,一步步减下去直到两边相等,就得到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还有方程章,古人想到了正负数,说明中国人的抽象能力高人一等。”

吴文俊在他的家乡朱家角

 

中国古代数学所蕴涵的数学机械化思想,对信息时代的数学现代化发挥着重大作用。在吴文俊眼里,中国古代数学就是一部算法大全,有着世界最早的几何学、最早的方程组、最古老的矩阵。

中国古代数学的价值已被世界淡忘,但吴文俊却洞察出,其中包含着的独特的机械化思想,它能够把几何问题转化为代数,再编成程序,输进电脑后,代替大量复杂的人工演算,这样就可以就把数学家从繁重的脑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进而推进科学发展。这就是机器证明,后来吴文俊把它冠名为“数学机械化”。

 

中国古代数学不但要振兴,还要复兴。古代数学书值得进一步学习挖掘,但现状是有些书失传了。吴文俊认为,当务之急,应该对地方志进行收集、整理,会有新发现。

好奇,故我在

吴老是个十分开朗乐观、热爱生活的人。90多岁的他现在还经常一个人去逛逛书店、电影院,偶尔还自己坐车去知春路喝喝咖啡。 

95岁时,他光脚穿皮鞋在家走动,说这是懒人最好的锻炼方法。他满头银发径直竖着,胖胖的脸上架一副眼镜,高兴时脖子一缩,笑了。

吴文俊与夫人陈丕和

70多岁时还坐过山车,当被记者问到时,吴老脖子一缩,又乐了:那是不知厉害,上去以后简直要命了。当时在香港开数学家大会,我做完大会报告就跑到公园。工作人员不让坐,我说自己身体好得很,不到70岁,骗了一下混进去了。

吴文俊在泰国

吴老平时喜欢历史小说。他说:像玛雅民族的历史,突然中断了。我很好奇。前段时间,中国月球车登月了。月球很奇怪,总是半个面孔对着地球,另一面不知道什么样。有很多人类不知道但非常重要的东西等待研究和发现。

感谢吴老为我们做出的杰出贡献!

送别!吴老,一路走好!

大家都在看

超燃!解放军大片《中国力量》震撼出炉!我也就看了二十几遍!

楼市再出狠招!买新房需要公证摇号了...

7000吨“脚臭盐”被责令召回!这几家公司生产的盐暂时别再吃了!

编辑:孟灵修

谁有一篇《走近钱学森》的读后感

钱学森二十八岁时即为知名世界的空气动力学家,是享誉海内外的杰出科学家和我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我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之一。《走近钱学森》这本书向我们深入介绍了钱学森的传奇人生、在科学上取得的巨大成就和令人感动的爱国情怀。钱学森的事迹让我们不胜敬佩!从钱学森的学习经历中,我们探寻到一些好的教育教学方法,得到以下几点启示。钱学森在学术上取得如此成就,我认为首先要归功于他所受的良好教育。钱氏家学渊源,历来重视教育,其家训中有这么一句话:爱子莫如教子,教子读书是第一义。钱学森父亲钱均夫是清末秀才,终生从事教育工作,兴趣广泛,对于儿子的教育更是倾尽心力,他也因此被儿子认为是自己的第一位老师。启示一:家庭教育对孩子启蒙极端重要,父母是孩子的最好老师。钱学森懂绘画、音乐、摄影,是当时美国艺术和科学学会会员,源于其父对现代教育的重视和推行,钱学森小时候不仅要学理工,还系统地学习了音乐、绘画等艺术课。钱学森回忆说:“艺术上的修养不仅加深了我对艺术作品中那些诗情画意和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也让我学会了艺术上大跨度的宏观形象思维。我认为这些东西对启迪一个人在科学上的创新是很重要的。科学上的创新光靠严密的逻辑思维不行,创新的思想往往开始于形象思维,从大跨度的联想中得到启迪,然后再用严密的逻辑加以验证。”启示二:学习应全方位,即使所学内容与专业完全不相关。不相关的知识可能也会让你不自觉的受益。因为出身豪门,财力雄厚,钱学森有条件接受新式教育;因为父母开明,在培养孩子上不遗余力,且父亲是留学日本归来的教育家,自小钱学森就接受了正确的学习路径,即“蒙养院→小学→中学→大学→留学→硕士→博士→副教授→教授“;同时,也因为钱学森钱学森天资聪颖,学习刻苦且认真,所以他最终学有所成,成为了知名世界的名牌科学家。启示三:搞好学习,需要天赋,更需要努力,方法正确,事半功倍。钱学森在一份文件里写明了对他一生具有深刻影响的人,共17位,而其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时的老师就有7位,则更加告诉我们中学教育的重要性。当时的校长林砺儒先生在学校实施的以提高学生智力为目标的教学方法,有效地启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了学习的自觉性,学生在临考时不开夜车,不死读书,“只求真正掌握和理解所学的知识”。钱学森说:“我在读书时,没有死背书,看了许多书,但从不死读书,而是真正理解书。”启示四:中学是打基础和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真正理解是最好的学习方法,学习不能一味死记硬背和书山题海,考分不应作为检验学习效果的唯一办法。钱学森对我国教育非常关注。在《钱学森最后的一次谈话》中,他说:“中国还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都是些人云亦云、一般化的,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东西,受封建思想的影响,一直是这个样子。我看,这是中国当前的一个很大问题。”在钱学森看来,存在问题的原因则是我国大学缺乏弥足珍贵的创新精神,并给我们开出了药方:“创新性思维需要研究性学习,而研究性学习应当从孩子开始抓起,从中小学开始抓起”、“我国的中小学教育究竟缺乏什么呢?我认为,缺乏学生自主学习,缺乏师生互动,缺乏课堂讨论,缺乏让学生寻求答案的过程,总之一句话,缺乏研究性学习”。启示五:提高学生研究和创新能力应是学校教育的重点,同时,也应是学校努力的方向。教育思维应该改一改了

数据看中国|将“卡脖子”清单变科研清单,这几个故事讲透了中国科技的真底子

9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了科学家座谈会,围绕科技创新中的问题,与科学家们进行交流并发表重要讲话。

他强调,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都更加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我国广大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有信心、有意志、有能力登上科学高峰。希望广大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肩负起历史责任,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

9月17日,在中国科学院“率先行动”计划第一阶段实施进展发布会上,中科院院长白春礼表示:面临美国对中国高科技产业的打压,我们希望在这方面能做一些工作。我们把美国“卡脖子”的清单变成我们科研任务清单进行布局,比如航空轮胎、轴承钢、光刻机,还有一些关键的核心技术、关键原材料等。

“把美国‘卡脖子’清单,变成我们的科研清单”,这句话在提振全国人民信心的同时,背后也反映出发展独立自主科学技术的重要性。

在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伟大斗争中,从患者救治到疫情防控再到疫苗研发,科研攻关在很多领域发挥了大用场,让我们一次次感受到科技创新的必要性。

这些年,我们取得了一个又一个领先世界的科技突破,但同时我们也面临非常复杂的国际环境。面对复杂环境,如何解决制约科技创新发展的一些关键问题?如何更好地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如何拉拢人才?

过去这几十年,国家一直在谋篇布局。

“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这次科学家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用这句话评价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他指出,我国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制造业是我国“卡脖子”的重灾区,近年来美国对华为等中国企业的制裁更让我们意识到加强基础研究的紧迫性。

我国工业基础的现状是中国制造业大而不强,原因有很多,主要是缺乏核心和关键共性技术——关键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及相应的产业技术基础,简称“四基”。

“四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和全球竞争力的瓶颈所在。

光刻机、芯片、核心工业软件...许多核心部件目前仍需依赖进口,表明了我国科技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但近年来,中国在这条路上已经开始“小步快跑”。

如果看到卫星标识码是200以上的,那它就是北斗导航。

大家可以去看看头上有几个北斗卫星

目前的北斗卫星标识码是201-261(PRN+200),这个号段本来是伽利略卫星所计划的轨道,但基于太空利用“先到先得”原则,它现在归属于北斗卫星使用。

而伽利略卫星标识码现在排在北斗卫星之后(介于301—336之间)。

为什么最后这个编号段被"北斗”收入囊中?这背后是一段中国科技突破“卡脖子”技术的跌宕故事。

导航系统对于日常生活非常重要,对军事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美国花大价钱研发GPS导航系统在平时还能为我们提供便利,而一旦进入战争状态,美国可以随时关闭系统,限制别国军队。因此各国都在着手建立自己的卫星定位系统。

但是造卫星也是一件难事,在北斗系统研发之初,我们也遇到一些瓶颈。恰巧欧洲当时也为了不过度依赖美国的GPS,向我们抛出了合作“橄榄枝”,共同开发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

双方一拍即合。

在2004年的10月,中欧签署“伽利略联合承诺”(GJU)与“中国国家遥感中心”(NRSCC)之间的伽利略计划合作协议正式加入伽利略计划。

但事情的转变就如风云变幻。2009年,伽利略计划陷入融资僵局,多家合作伙伴关系破裂。欧盟以公共监管服务(PRS)等安全问题为由,决定将伽利略项目国有化、欧盟化,剔除了其他国家的参与。

中欧双方当初说好一起合作研发,钱已经投了进去,欧盟此时却说:核心技术的研发你就别参与了。Excumeme? 于是在2007年,中国真的被踢出了伽利略计划。

对于当时欧盟这样的操作,中国没有任人宰割,我们开始回过头来研发自己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2020年6月23日,随着长征三号乙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腾空而起,中国北斗三号导航系统的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被送入轨道。中国正式拥有了自主知识产权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图片来源: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中新网

科技自立之路就是这样,往往伴随着常人难以忍受的孤独与艰辛。回望那些照亮中国自主创新的光荣与梦想,无一不是耐住寂寞、百炼成钢。科研之路,一走就是一辈子。

航天技术前辈们的寄语就在耳边:

常常是最后一把钥匙,打开了神殿门,不要失去信心,只要坚持不懈就终会有成果的。

——钱学森

不只是北斗导航,近年来,中国科技的进步是全方位的。

人工智能方面,2017年中国人工智能论文数量全球占比,就已经达27.7%。

大数据方面,2018年我国大数据产业规模就已达6200亿元左右,同比增长31.9%。2020年我国大数据产业规模更是有望突破万亿元。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我国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重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一些前沿领域开始进入并跑、领跑阶段,科技实力正在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

天眼探空、神舟飞天、墨子“传信”、高铁奔驰、北斗组网、超算“发威”、大飞机首飞……中国在很多科技领域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9月11日习近平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讲话

中国制造在解决“卡脖子”问题、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历程中,离不开基础科学技术的支撑。“制造大国”转变为“智造强国”,制度基础打不牢固,科技发展就没有了根基。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总经理吴曼青说:“从创新角度来看,当前最大的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是现在发展过程当中必须迈过的一道坎,第二个就是在科技创新过程当中,存在的体制机制的问题需要改革。”

因此,不断以制度优势创造更多走在前列的成果,是我国科技发展的必由之路。

怎样才能加快解决制约科技创新发展的这些关键问题?

在这次科学家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给出了方向:要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对属于战略性、需要久久为功的技术,要提前部署;要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整合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推动重要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提起中国航空母舰,其实有一个人,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就反复向当时的国民党高层申请批准海军建造航空母舰。

这个人,就是陈绍宽,时任国民革命军高级将领。

陈绍宽来源:秒懂百科

自1918年起,当陈绍宽在英国考察时看到英国海军将“恩加丹”、“暴怒”号等大型舰艇改装成水上飞机母舰以来,他逐渐萌生一种意识,航空母舰一定是未来海军的发展方向。陈绍宽对于航母的追逐因此而更显炽热。

在考察报告里,他这样写道:“现代海军在海战时,欲取攻击手段,必有赖于舰上所载的飞机。”

英国海军“暴怒”号航空母舰

不过,很显然的是,当时的政府高层对这一建议并不感兴趣。

陈绍宽在之后的所有海军建设规划中,都将航母的建造作为海军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曾多次拟定报告、撰写计划,呼吁拨款建立航母舰队,甚至连航母基地的选址都做了清晰的规划。

但这些计划全部都被否定。

后来陈绍宽愤然辞职,在辞呈中他写道:“我军所提各案,均未通过。绍宽奔走呼号,力竭声嘶,莫动群公之听……”

是国民党政府不想造么?事实是,“非不想也,实不能也。”

“不能”在哪?就在于海军是个“吞金兽”,而航母又是其中耗资最大的一款舰种,二战时期造—艘4万吨的航母,就需要3万吨左右的钢材。

即使到1944年,全年的钢铁产量也才勉强达到13361吨。

1938年——1944年全国非沦陷区钢铁产量

数据来源:《抗战后方冶金工业史料》单位:吨

结果就是,全国一年的钢铁产量也不足以建造一艘航母。

更别说航母所需的特种钢材,国民党政府根本无法组织起有效的科研力量进行攻关。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海军的“航母梦”还没有断,凭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中国人开始真正着手建造一艘属于我们自己的国产航母。

1970年中共中央军委决定组建航空母舰研制队伍,组织第一次航母专题论证,确定航母研制分两步走战略。

1975年中国航母之父刘华清向毛主席建议,力陈「有必要尽早着手研制攻击型和护航型航空母舰」。

刘华清

2011年7月27日,中国国防部首次证实,目前正在改造一艘废旧航空母舰平台,用于科研试验和训练。2011年8月10日首次进行出海航行试验。2012年9月23日交付中国海军。

自从中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号服役以后外界对于中国今后要建多少艘航母,先建造常规动力航母还是直接建造核动力航母就有不少预测。

2019年12月17日,我国第一艘国产航空母舰山东舰交付海军,中国正式迈入双航母时代,几代中国人的梦想终于实现了。

而此时我们再用钢产量做一个对比:

国家发改委近日公布的钢铁行业2020年1-7月运行情况显示,钢铁产量持续增长。2020年1-7月全国生铁72395万吨,同比增长3.7%。

2016年——2020年7月中国钢材产量统计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前瞻产业研究院

当然,如今钢产量已不能作为唯一的指标,在钢产量之外:

我们的大学、科研院所、产业工人数量、科研投入、以及数十年造船技术的积累,全部被调动起来,为这场航母制造“攻坚战”服务,这便是社会主义制度所带来的“大协作”优势。

中国百年的航母发展史告诉我们,创新想法固然重要,但要把想法落地,离不开的是背后一整套体制机制的支撑,以及强大的工业制造能力。

从“辽宁舰”到“山东舰”,大国海军日益崛起,也让普通大众关注到了中国海军装备的强大。

中国工程院院士吴曼青说: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问题,总书记已经上升到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的高度。怎么集中力量办大事,把社会主义制度显著优势发挥出来,这是我们面临的重大挑战。

如果回过头去看中国科技的追梦历程,会发现,制度优势的土壤中,还孕育着人才优势的“根”。

总结起来,还是电影中那句经典对白:“21世纪什么最重要?——人才”

一切科技创新活动都是人做出来的。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科技创新中人才的重要性。这次科学家座谈会上他又再次强调,要激发创新活力,要给广大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还要持之以恒加强基础研究,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加强创新人才教育培养,把教育摆在更加重要位置。

曹操在《求贤令》中说“自古受命及中兴之君,易尝不得贤人君子与之共沾天下乎”,充分体现了古往今来人才的重要性。

《求贤令》概述图

中国科学院院士、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说:

在我看来,这些卡脖子问题的存在,最核心的问题还是人才。

就像一个高楼大厦,没有深的地基是不可能建起来的,深的地基是基础研究,基础研究靠人才,基础研究和人才环环相扣。

十四五规划过程中,我国不断加强国际合作,而且主动融入到国际合作的科技体系里,不光是吸纳国内的高精尖人才,也要吸纳国外的专家。”

在本次科学家座谈会上,一位来自北京化工大学的特聘教授让人一下子就记住了。

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让你很难将他的发言与眼前这位白胡子、深眼窝的外国人联系起来。但你可能不知道的是,如今,戴伟教授已经来中国20余年了。

他对中国科技现状的看法是:

可以说二三十年之前,像单行线,外国人认为他们可以帮助中国,现在是双行线。

每次我们国家重点实验室合作伙伴,牛津大学、剑桥大学来我们实验室,他们都说有很大的受益,所以现在都是双赢的,都是优势互补,现在国际合作都是平等的,不是二三十年之前的单行线。

身为一名化学家,今年已经60岁的戴维,不止从事科研,还几十年如一日地积极参与中国的科普事业。

“还记得,第一次来中国是在1987年。”之所以选择留在中国,是因为喜欢这个古老神秘的国度。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他多次来到中国,并于1996年正式担任北京化工大学教授,定居中国。

他坦言,虽然近年来中国科学教育发展很快,但与英、美发达国家还有差距。他回忆,给7岁的孩子做化学实验,中英孩子反应相同,都是感叹实验的神奇。但如果给高中生做实验,中国的高中生还是感叹神奇,英国的高中生则会表示“早做过了!

中学实验课来源:新华社

戴维说,幸运的是,如今不少高校已注意到这个问题。“从2011年开始,我和同事在各个学校开设化学实验课,传授各种化学原理。

这位外籍教授眼中的中国科技人才培养实例,也是中国近几十年来科技人才政策的缩影。

《国家中长期科技人才发展规划》很早就指出:

科技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从事创造性科学技术活动,并对科学技术事业及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的劳动者。他们是科技创新的关键因素,是推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对此,我国推出了包括千人计划在内的一系列人才培养政策,其成效也是显著的。

1991年—2018年中国研发经费增量

光明网制作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科技发展大跨越创新引领谱新篇——新中国成立7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七》

进入新世纪以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风起云涌,我国科技发展再次面临重大机遇。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更是被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在9月20日的全国科普日上,袁隆平、屠呦呦等十几位科学家为青少年送上了寄语。其中,袁老再次“飙”英语,并寄语青少年:Chancefavorsthepreparedmind!(机会宠爱有心人)。

十几位科学家的寄语,对于全社会懂科技、爱科学的氛围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70多年来,中国科技事业走过不平凡的发展之路,印证了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这一颠扑不破的真理。

科技创新是我国发展的新引擎。国强民富,必须有强大科技的支撑。

尤其是在激烈的国际竞争面前,在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上升的大背景下,我们更加必须走出适合国情的创新路子,必须要有更强的原始创新能力,掌握更多卡脖子的技术,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才能把科技自主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钱学森最经典的一句话

他说“钱归你,奖(蒋)归我”,巧妙地利用谐音,表达自己对爱人的情谊,一般人真的学不来。

一、钱学森与夫人的渊源

钱学森于1911年出生在浙江临安,他的父亲是当时浙江省教育厅厅长,与军事教育家蒋百里先生是世交好友。在钱学森12岁那年,蒋百里先生带着5岁的小蒋英到钱家去做客。钱学森的母亲章兰娟,一眼就相中了聪明漂亮的小蒋英。提出想要过继小蒋英做女儿。蒋英就更名为“钱学英”,并在钱学森家里住了下来。然而仅仅四个月之后,小蒋英就哭着吵着,非要回到蒋家去。因为这个哥哥(钱学森)老拿好玩的玩具逗她,却不让她玩儿。钱母章兰娟却看穿了十二岁儿子的小心思,于是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对蒋英的父亲蒋百里说:你的女儿可以接回去,但是等她长大了,得当我们钱家的儿媳妇。因为这件事,长大后的钱学森时常开着玩笑对旁人说:她(蒋英)是我们家的“童养媳”。

二、有志青年,来不及儿女情长

钱、蒋二家有了前述的一段渊源后,关系就更加密切了。因此,1935年钱学森要赴美留学时,蒋百里特地带着女儿蒋英,前来为他践行。那时的蒋英正值十六岁妙龄,长成了一位亭亭玉立的美少女。二十四岁的钱学森看了,顿时怦然心动。其实蒋英已经对钱学森暗生情愫,就盼着由对方抢先开口。

不过,钱学森却一门儿心思要去美国留学。好男儿志在四方,青年时代正是发愤图强的时候,不能被儿女私情羁绊。因此,钱学森即使已喜欢上了蒋英,也没朝订婚这个方向思考过。蒋英略带失望地为他送行,等到下一次再见,已经是十一年之后。

三、有情人终成眷属

蒋、钱二人天各一方,彼此等了对方十一年。后来虽,然各自都有了名义上的恋爱对象,不过大家都拖着,没有结婚。因为在他们彼此的心里,还一直住着对方。钱学森当年夸赞蒋英的笑声甜美,后来蒋英就一直在声乐学方面努力。最终在1943年的万国歌会上一举成名,成为了享誉世界的“女高音”歌唱家。当钱学森再度见到她时,是在一场音乐会过后。当时钱学森已经是麻省理工学院的正牌教授,他36岁,蒋英也28岁了。钱母仍没有忘记当年的约定,马上主动问蒋家:“她(蒋英)现在有对象了吗?”得到肯定的答案后,钱学森沉默了。

在重返美国之前,钱学森突然对蒋英说:跟我回美国去好不好?蒋英说:可是我有男朋友了。钱学森却说:“我也有女朋友。不过从现在开始,你的男朋友,我的女朋友这些都不算数,我们重新做朋友吧!”蒋英被钱学森的果决震撼到了,这一句话她等了十一年,他才讲出口。好在男未婚女未嫁,一切都不算太晚。

1947年,钱学森与蒋英在上海喜结良缘,随后在钱学森的坚持下,蒋英和他一同到美国生活。蒋英最初不能流畅地说英语,钱学森科研工作之余,还要悉心地教导她。

1950年,钱学森准备返回中国,结果遭到美国政府的迫害,和夫人蒋英一起被软禁了长达五年。身陷囹圄之时,蒋英就教丈夫学习吹竹笛,而蒋英自己则弹吉他给丈夫伴奏

钱学森 说 的 名言 10分

不要失去信心,只要坚持不懈,就终会有成果的。-----钱学森●正确的结果,是从大量错误中得出绩的;没有大量错误作台阶,也就登不上最后正确结果的高座。——钱学森钱学森名言-- 常常是最后一把钥匙打开了门高等学校的学习,是打基础的时期,应该强调学好基础课程。——钱学森名言

钱学森最经典的一句话

《钱学森》是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语文课本第19课,下面是我整理的《钱学森》句子赏析,供大家参阅,希望对你有帮助!

六年级课文《钱学森》句子赏析

本文主要写了钱学森身在美国,心系祖国,最后通过努力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为我国运载火箭、导弹的研制和发射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学习本文,既要让学生感受爱国报国的赤子深情,又要让学生们受到爱国主义、人文主义的熏陶。

课文的语言简洁、朴素。通过语言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强烈的爱国情怀,是本篇的重要写作特色;学起于思,思起于疑,找出钱学森说的两段话,一起品读感悟。让学生联系上下文和抓关键字词来体会钱学森赤诚的爱国精神。

“以人为本”坚持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结合”的原则,结合课外资料,利用多媒体适时补充,适当进行课外拓展,架起学生的“书本知识”与“生活知识”之间的桥梁。让学生真正感悟到钱学森时刻不忘祖国的高尚情怀。

歌以咏怀,言为心声。创设情境,让学生披文入情,与文本同呼吸、共命运。教学中播放《我的中国心》则更是让学生进行了一次精神与情感的洗礼。引导让学生真切地理解身在海外的游子思念祖国、报效祖国的赤子之心。

六年级课文《钱学森》原文

1955年10月1日清晨,广阔无垠的太平洋上,一艘巨轮正劈波斩浪驶往香港。一位四十来岁的中年人迈着稳健的步伐,踏上甲板。阵阵海风,不时掠过他那宽大的前额。眺望着水天一色的远方,他屈指一算,已经在海上航行了15天了。想到前方就是自己魂牵梦绕的祖国,他多么希望脚下不是轮船的甲板,而是火箭的舱壁呀!他,就是世界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

钱学森193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随后赴美留学,师从美国著名空气动力学教授冯·卡门,成为冯·卡门最得意的学生和最得力的助手。当时,钱学森享受着优厚的待遇,有富裕的生活和优越的工作条件。可是,他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他说:“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在作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在隆隆的礼炮声中诞生了。这一年的中秋之夜,钱学森和十几位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一起欢度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俗话说:“每逢佳节倍思亲。”他们一边赏月,一边互诉思乡情怀。年年中秋,今又中秋,在这新中国诞生后的第一个中秋节,他们谈论着祖国的美好前景,感到格外兴奋。

此刻,钱学森埋藏心底很久的愿望越发强烈起来:早日回到祖国去,用自己的专长为祖国建设服务。他向留学生们袒露了心迹。留学生中有人劝道:“祖国刚解放,要钱没钱,要设备没设备,现在回去搞科学研究,只怕有困难。”钱学森诚恳地说:“我们日夜盼望着的,就是祖国能够从黑暗走向光明,现在这一天终于来到了。祖国现在是很穷,但需要我们大家——祖国的儿女们共同去创造。我们是应当回去的。”

听说钱学森准备回国,美国海军的一位高级将领说:“钱学森无论到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绝不能让他离开美国!”

然而,钱学森回国的决心一刻也没有动摇过。经过五年漫长的岁月,在周恩来的关怀下,1955年9月17日,钱学森终于踏上了归国的航程。

钱学森回国后,为我国运载火箭、导弹、卫星的研制和发射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4
请文明发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