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对人生的感悟

2024-01-29 10:05:20 59 0

杨绛对人生的感悟

悲痛

杨绛:人生的意义

今天是2017年5月25日。一年前的今天,杨绛先生离开了我们。在心感难过之余,或许我们也不必太过悲痛。杨绛先生真正属于的,是那个叫做“我们仨”的群体。而今,杨绛先生与丈夫钱钟书、女儿钱瑗的重逢也有一年了,大概杨绛先生的在天之灵也是感到十分欣慰和安宁的。

在杨绛先生的晚年,经历了百年人生的风风雨雨,这位世纪老人依然孜孜不倦思考着人生,思考着生与死,灵魂与肉体,最终写出了《走在人生边上》这部作品。今天,将其中一段摘选出来分享给大家,希望能为大家带来一些人生的思考和感悟,同时也借此缅怀杨绛先生。

人生的意义

文 |杨绛

   的        义

                意       生

人生一世,为的是什么?

按基督教的说法,人生一世是考验。人死了,好人的灵魂升天。不好不坏又好又坏的人,灵魂受到了该当的惩罚,或得到充分的净化之后,例如经过炼狱里的烧炼,也能升天。大凶大恶,十恶不赦的下地狱,永远在地狱里烧。我认为这种考验不公平。人生在世,遭遇不同,天赋不同。有人生在富裕的家里,又天生性情和顺,生活幸运,做一个好人很现成。若处境贫困,生情顽劣,生活艰苦,堕落比较容易。若说考验,就该像入学考试一样,同等的学历,同样的题目,这才公平合理。

佛家轮回之说,说来也有道理。考验一次不够,再来一次。但因果之说,也使我困惑。因因果果,第一个因是什么呢?人生一世,难免不受人之恩,或有惠于人,又造成新的因果,报来报去,没完没了。而且没良心的人,受惠于人,只说是前生欠我。轻率的人,想做坏事,只说反正来生受罚,且图眼前便宜。至于上刀山、下油锅等等酷刑,都是难为肉体的。当然,各种宗教的各种说法,我都不甚理解。不过,我尊重一切宗教。但宗教讲的是来世,我只是愚昧而又渺小的人,不能探索来世的事。我只求知道,人在这个世界上,生活了一辈子,能有什么价值。

天地生人,人为万物之灵。神明的大自然,着重的该是人,不是物;不是人类创造的文明,而是创造人类文明的人。只有人类能懂得修炼自己,要求自身完善。这也该是人生的目的吧!

坚信“人死了,什么都没有了”的聪明朋友们,他们所谓“什么都没有了”,无非断言人死之后,灵魂也没有了。至于人生的价值,他们倒并未否定。不是说“留下些声名”吗?这就是说,能留下的是身后之名。但名与实是不相符的。“一将成名万骨枯”……但战争中奉献生命的“无名英雄”更受世人的崇敬与爱戴,我国首都天安门广场上,正中不是有“人民英雄纪念碑”吗?欧洲许多国家,总把纪念“无名英雄”的永不熄灭的圣火,设在大教堂的大门正中,瞻仰者都深怀感念,驻足致敬。我们人世间得到功勋的人,都赖有无数默默无闻的人,为他们作出贡献。默默无闻的老百姓,他们活了一辈子,就毫无价值吗?从个人的角度看,他们自己没有任何收获,但是从人类社会集体的角度看,他们的功绩是历代累积的经验和智慧。人类的文明是社会集体共同造成的。况且身后之名,又有什么价值呢?声名显赫的人,死后没多久,就被人淡忘了。淡忘倒也罢了,被不相识、不相知的人说长道短,甚至戏说、恶搞,没完没了,死而有知,必定不会舒服。声名,活着也许对自己有用,死后只能被人利用了。

聪明的年轻朋友们,坚信人死了什么都没有了,至多只能留下些名气。那么,默默奉献的老实人,以及所有死后没有留下名气的人,活了一辈子,就是没有价值的了!有名的,只是绝少数;无名的倒是绝大多数呢。无怪活着的人一心要争求身后之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从生到死、辛辛苦苦、忙忙碌碌,只为没有求名,或没有成名,只成了毫无价值的人!反而不如那种自炒自卖、欺世盗名之辈了!这种价值观,太不合理了吧?

匹夫匹妇,各有品德。为人一世,都有或多或少的修养。俗语:“公修公得,婆修婆得,不修不得”。“得”就是得到的功德。有多少功德就有多少价值。而修来的功德不在肉体上而在灵魂上。所以,只有相信灵魂不灭,才能对人生有合理的价值观,相信灵魂不灭,得是有信仰的人。有了信仰,人生才有价值。

其实,信仰是感性的,不是纯由理性推断出来的。人类天生对大自然有敬畏之心。统治者只是借人类对神明的敬畏,顺水推舟,因势利导,为宗教定下了隆重的仪式,借此维护统治的力量。其实虔信宗教的,不限于愚夫愚妇。大智大慧、大哲学家、大科学家、大文学家等信仰上帝的虔诚,远胜于愚夫愚妇。例如博学多识的约翰生搏士就是非常虔诚的基督徒。创作《堂吉诃德》的塞万提斯,在战役中被俘后,“三位一体”教会出了绝大部分赎金把他赎回。他去世后,他的遗体,埋在“三位一体”修道院的墓园里。(参看JuanLuisAlborg《西班牙文学史》第二册第二章。Gredos书店1981年马德里版)修道院的墓园里,绝不会容纳异教徒的遗体;必定是宗教信仰相同的人,才愿意死后遗体相守在一起。

据说,一个人在急难中,或困顿苦恼的时候,上帝会去敲他的门一一敲他的心扉。他如果开门接纳,上帝就在他心上了,也就是这个人有了信仰。一般人的信心,时有时无,若有若无,或是时过境迁,就淡忘了,或是有求不应,就怀疑了。这是一般人的常态。没经锻炼,信心是不会坚定的。

在人生的道路上,如一心追逐名利权位,就没有余暇顾及其他。也许到临终”回光返照”的时候,才感到悔惭,心有遗憾,可是已追悔莫及,只好饮恨吞声而死。一辈子锻炼灵魂的人,对自己的信念,必老而弥坚。

一个人有了信仰,对人生才能有正确的价值观。如果说,人死了什么都没有了,只能留下些名声,或留下一生的贡献,那就太不公平了。没有名气的人呢?欺世盗名的大师,声名倒大得很呢!假如是残疾人,或疾病缠身的人,能有什么贡献?他们都没价值了?

英国大诗人弥尔顿(JohnMilton1608-1674)四十四岁双目失明,他为自己的失明写了一首十四行诗,大意我撮述如下。他先是怨苦:还未过半生,已失去光明,在这个茫茫黑暗的世界上,他唯有的才能无从发挥,真是死一般的难受;他虽然一心要为上帝效劳,却是力不从心了。接下,“忍耐之心”立即予以驳斥:“上帝既不需要人类的效劳,也不需要他赋与人类的才能。谁最能顺从他的驾御,就是最出色的功劳。上帝是全世界的主宰。千千万万的人,无休无止地听从着他的命令,在陆地上奔波,在海洋里航行。仅仅站着恭候的人,同样也是为上帝服务。”这首诗也适用于疾病缠身的人。如果他们顺从天意,承受病痛,同样是为上帝服务,同样是功德,因为同样是锻炼灵魂,在苦痛中完善自己。

佛家爱说人生如空花泡影,一切皆空。佛家否定一切,唯独对信心肯定又肯定。“若复有人……能生信心……乃至一念生净信者……得无量福德……若复有人于此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金刚般若波罗密经》。为什么呢?因为我佛无相,非但看不见,也无从想象。能感悟到佛的存在,需有“宿根”、“宿慧”,也就是说,需有经久的锻炼。如能把信仰传授于人,就是助人得福,功德无量。

基督教颂扬信、望、爱三德。有了信仰,相信灵魂不死,就有永生的希望。有了信仰,上帝就在他心里了。上帝是慈悲的,心上有上帝,就能博爱众庶。

苏格拉底坚信灵魂不灭,坚信绝对的真、善、美、公正等道德概念。他坚持自己的信念,宁愿饮鸩就义,不肯苟且偷生。因信念而选择死亡,历史上这是第一宗,被称为仅次于基督之死。

苏格拉底到死很从容,而耶稣基督却是承受了血肉之躯所能承受的最大痛苦。他不能再忍受了,才大叫一声,气绝身亡。我读《圣经》到这一句,曾想,他大叫一声的时候,是否失去信心了?但我立即明白,大叫一声是表示他己忍无可忍了,他也随即气绝身亡。为什么他是救世主呢?并不因为他能变戏法似的把水变成酒,把一块面包变成无数面包,也并不因为他能治病救人,而是因为他证实了人是多么了不起,多么伟大,虽然是血肉之躯,能为了信仰而承受这么大的痛苦。他证实了人生是有意义的,有价值的。耶稣基督是最伟大的人。百分之百的克制了肉体。他也立即由人而成神了。

我站在人生边上,向后看,是要探索人生的价值。人活一辈子,锻炼了一辈子,总会有或多或少的成绩。能有成绩,就不是虚生此世了。向前看呢。再往前去就离开人世了。灵魂既然不死,就和灵魂自称的”我”,还在一处呢。

这个世界好比一座大熔炉,烧炼出一批又一批品质不同而且和原先的品质也不相同的灵魂。有关这些灵魂的问题,我能知道什么?我只能胡思乱想罢了。我无从问起,也无从回答。孔子曰:“未知生,焉知死”(《先进十一》),“不知为不知”,我的自问自答,只可以到此为止了。

摘自《走到人生边上》

(图片来源于网络)

季羡林国学讲堂

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扬“大国学”精神为己任,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敬请关注季羡林国学讲堂,我们将为您定期推送季老的文章、传记、独家轶闻和季羡林读书会动态,普及中国历史文化知识,拓展大国学的视野和胸怀。

新浪微博:@季羡林国学讲堂

季羡林读书会QQ群:262398364

投稿邮箱:goodeditor@126.com

杨绛对人生的感悟

见分眼红..不给死娘...

杨绛语录的正能量句子?

1、上苍不会让所有幸福集中到某个人身上,得到爱情未必得到金钱,拥有金钱未必拥有快乐,得到快乐未必拥有健康,拥有健康未必一切都如愿以偿-—杨绛百岁感言

2、所谓穷,无非是指不置办家产,自食其力,自食其力是没有保障的,不仅病不得,老不得,也没有自由支配自己的时间,干自己喜欢或专长的事。——杨绛将饮茶

3、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 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杨绛

4、你的问题主要在于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

-—杨绛

5、"我不要儿子,我要女儿-只要一个,像你的。见她之前,从未想结婚;娶她之后,我从未后悔--杨绛见她之前从未想结婚娶她之后我从未后悔

6、在北京等待上干校的人,当然关心干校生活,常叫我讲些给他们听。大家最爱听的是何其芳同志吃鱼的故事。当地竭泽而渔,食堂改善伙食,有红烧鱼。其芳同志忙拿了自己的大漱口杯去买了一份;可是吃来味道很怪,愈吃愈怪。他捞起最大的一块想尝个究竟,一看原来是还未泡烂的药肥皂,落在漱口杯里没有拿掉。大家听完大笑,带着无限同情。他们也告诉我一个笑话,说钱钟书和丁xx两位一级研究员,半天烧不开锅炉水!--杨绛干校六记

7、少年贪玩,青年迷恋爱情,壮年汲汲于成名成家,暮年自安于自欺欺人。人寿几何,顽铁能炼成的精金,能有多少?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杨绛一百岁感言

杨绛对人生的感悟

杨绛经典语录人生最曼妙

杨绛说、“我只怕人不如书好对付。他们会看不起你,欺负你,或者就嫉妒你,或者又欺负又嫉妒。…”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杨绛经典语录人生最曼妙,希望大家喜欢。

1、所谓穷,无非是指不置办家产,自食其力,自食其力是没有保障的,不仅病不得,老不得,也没有自由支配自己的时间,干自己喜欢或专长的事。--杨绛《将饮茶》

2、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杨绛

3、唯有身处卑微的人,最有机缘看到世态人情的真相--杨绛

4、据说,朋友的友情往往建立在互相误解的基础上。恋爱大概也是如此。--杨绛《洗澡》

5、我记得从前看见坐海船出洋的旅客,登上摆渡的小火轮,送行者就把许多彩色的纸带抛向小轮船;小船慢馒向大船开去,那一条条彩色的纸带先后迸断,岸上就拍手欢呼。也有人在欢呼声中落泪;迸断的彩带好似迸断的离情。这番送人上干校,车上的先遣队和车下送行的亲人,彼此间的离情假如看得见,就决不是彩色的,也不能一迸就断。--杨绛《干校六记》

6、我甘心当个“零”,人家不把我当个东西,我正好可以把看不起我的人看个透--杨绛

7、钟书这段时期只一个人过日子,每天到产院探望,常苦着脸说:“我做坏事了。”他打翻了墨水瓶,把房东家的桌布染了。我说,“不要紧,我会洗。”“墨水呀!”“墨水也能洗。”他就放心回去。然后他又做坏事了,把台灯砸了。我问明是怎样的灯,我说:“不要紧,我会修。”他又放心回去……(此间省略若干)我说“不要紧”,他真的就放心了。因为他很相信我说的“不要紧”。我住产院时他做的种种“坏事”,我回寓后,真的全都修好。钟书叫了汽车接妻女出院,回到寓所,他炖了鸡汤,还剥了碧绿的嫩蚕豆瓣,煮在汤里,盛在碗里,端给我吃。钱家的人若知道他们的“大阿官”能这般伺候产妇,不知该多么惊奇。--杨绛《我们仨》

8、消失于众人之中,如水珠包孕于海水之内,如细小的野花隐藏在草丛里,不求“勿忘我”,不求“赛牡丹”,安闲舒适,得其所哉。一个人不想攀高就不怕下跌,也不用倾轧排挤,可以保其天真,成其自然,潜心一志完成自己能做的事。--杨绛《隐身衣》

9、“我只怕人不如书好对付。他们会看不起你,欺负你,或者就嫉妒你,或者又欺负又嫉妒。…”--杨绛《洗澡》

10、创作的一个重要成分是想象,经验好比黑暗里点上的火,想象是这个火所发的光;没有火就没有光,但光照所及,远远超过火光点儿的大小。--杨绛《将饮茶》

11、“假如说,人事有灵性、有良知的动物,那么,人生一世,无非是认识自己,洗练自己,自觉自愿地改造自己,除非甘心于禽兽无异。但是这又谈何容易呢。”--杨绛《洗澡》

12、肉体包裹的心灵,也是经不起炎凉,受不得磕碰的--杨绛

13、我是一个老人,尽说些老话,对于时代,我是一个落队者,我没什么良言贡献给现代婚姻,只是在物质至上的时代潮流下,想提醒现在的年轻人,男女结合的最最重要的是感情,是双方互相理解的程度,理解深才能互相欣赏和吸引,才能互相支持,互相鼓励,才能两情相悦,门当户对以及其它,并不重要。--杨绛

14、我使劲咽住,但是我使的劲儿太大,满腔热泪把胸口挣裂了。--杨绛《我们仨》

15、希望的事,迟早会实现,但实现的希望,总是变了味的。--杨绛《干校六记》

16、夫妻该是终身的朋友,夫妻间最重要的是朋友关系,即使不是知心的朋友,至少也该是能做伴侣的朋友或互相尊重的伴侣。情人而非朋友的关系是不能持久的。夫妻而不够朋友,只好分手。--杨绛

17、“我没有办法。我看这就是没有办法的事。丑人也许会承认自己丑,笨人也许会承认自己笨,可是,有谁会承认自己不好吗?--我指的不是做错了事‘不好’,我不指’过失和错误‘,我说得’不好‘就是’坏‘。谁都相信自己是好人!尽管有这点那点缺点或错误,本质是好人。认识到自己的不好是个很痛苦的过程。我猜想圣人苦修苦练,只从这点做起。一个人刻意修身求好,才会看到自己的不好。然后,出于羞愧,才会悔改。悔了未必就会改过来。要努力不懈,才会改得好一点……“--杨绛《洗澡》

18、我在融洽而优裕的环境里生长,全不知世事。可是我很严肃认真地考虑自己“该”学什么。所谓“该”,指最有益于人,而我自己就不是白活了一辈子。我知道这个“该”是很夸大的,所以羞于解释。父亲说,没有什么该不该,最喜欢什么,就学什么。我却不放心。只问自己的喜爱,对吗?我喜欢文学,就学文学?爱读小说,就学小说?父亲说,喜欢的就是性之所近,就是自己最相宜的。--杨绛《将饮茶》

19、我常奇怪,为什么有人得了我父亲的帮助,感激得向我母亲叩头,终身不忘。为什么有人由我父亲的帮助得了一千多亩好田,二十年后居然没忘记她所得的便宜;不顾我父亲老病穷困,还来剥削他的脑力,然后用两个汤团来表达她的谢意。为什么人与人之间的差异竟这么大?--杨绛《将饮茶》

20、上苍不会让所有幸福集中到某个人身上,得到爱情未必得到金钱,拥有金钱未必拥有快乐,得到快乐未必拥有健康,拥有健康未必一切都如愿以偿--杨绛《百岁感言》

21、常言“彩云易散”,乌云也何尝能永远占领天空。乌云蔽天的岁月是不堪回首的,可是停留在我记忆里不易磨灭的,倒是那一道含蕴着光和热的金边。--杨绛《将饮茶》

22、假如“心如明镜台”的比喻可以借用,她就要勤加拂拭,抹去一切尘埃。--杨绛《洗澡》人虽然渺小,人生虽然短促,但是人能学,人能修身,人能自我完善,人的可贵在人自身。--杨绛《杂忆与杂写》

23、声名,活着也许对自己有用,死后只能被人利用了。--杨绛

24、成天坐着学习,连“再教育”我们的“工人师父”们也腻味了。有一位二十二三岁的小“师父”嘀咕说:“我天天在炉前炼钢,并不觉得劳累,现在成天坐着,屁股也痛,脑袋也痛,浑身不得劲儿。”显然炼人比炼钢费事;“坐冷板凳”也是一项苦功夫。--杨绛《干校六记》

25、“少年贪玩,青年迷恋爱情,壮年汲汲于成名成家,暮年自安于自欺欺人。”--杨绛《一百岁感言》

26、爱情是不由自主的,得来容易就看得容易,没得到的,或者得不到的,才觉得稀罕珍贵。--杨绛《洗澡》

27、其实,如果不想干人世间所不容许的事,无需仙家法宝,凡间也有隐身衣;只是世人非但不以为宝,还惟恐穿在身上,像湿布衫一样脱不下。因为这种隐身衣的料子是卑微。身处卑微,人家就视而不见,见而无睹。--杨绛《隐身衣》

28、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杨绛《老王》

29、彦成摇摇头说:“我只是觉得这种“洗澡”没用--百糟蹋了水。”“认识到自己的不好是个很痛苦的过程。一个人可以修身求好,才会看到自己不好。然后,出于羞愧,才会悔改。悔了未必就会改过来。要努力不懈,才会改得好一点点。现在咱们是在运动的压力下,群众帮助咱们认识自己这样不好,那样不好,没法抵赖了,只好承认。所谓自觉自愿是逼出来的。逼出来的是自觉自愿吗?”--杨绛《洗澡》

30、再过几天是默存虚岁六十生辰,我们商量好:到那天两人要吃一顿寿面庆祝。再等着过七十岁的生日,只怕轮不到我们了。--杨绛《干校六记》

31、“人的那点灵光,也微弱的只够我们惶恐地照见自己多么愚暗。人的智慧自有打不破的局限,好比猫儿的聪明有它打不破的局限。”--杨绛《杂忆与杂写》

32、我心上盖满了一只一只饱含热泪的眼睛这时一齐流下泪来。--杨绛《我们仨》

33、是的,这类的梦我又做过多次,梦境不同而情味总相似。往往是我们两人从一个地方出来,他一晃眼不见了。我到处问询,无人理我。我或是来回寻找,走入一连串的死胡同,或独在昏暗的车站等车,等那末一班车,车也总不来。梦中凄凄惶惶,好像只要能找到他,就能一同回家。--杨绛《我们仨》

34、在北京等待上干校的人,当然关心干校生活,常叫我讲些给他们听。大家最爱听的是何其芳同志吃鱼的`故事。当地竭泽而渔,食堂改善伙食,有红烧鱼。其芳同志忙拿了自己的大漱口杯去买了一份;可是吃来味道很怪,愈吃愈怪。他捞起最大的一块想尝个究竟,一看原来是还未泡烂的药肥皂,落在漱口杯里没有拿掉。大家听完大笑,带着无限同情。他们也告诉我一个笑话,说钱钟书和丁××两位一级研究员,半天烧不开一锅炉水!--杨绛《干校六记》

35、彦成忙说;”罗厚是个能干人,大有作为的。他有胆量,有识见,待人顶憨厚,我很喜欢他。“姚太太说:”他野头野脑,反正他自有主张。他可崇拜你呢!他想来不要人家做媒,总说他要娶个能和他打架的粗婆娘。最近,他舅妈来拜访以后,我问他粗婆娘找到没有,他说不找了,将来请许先生给他找个对象。“--杨绛《洗澡》

36、我国有句老话:”写字是出面宝”。凭你的字写得怎样,人家就断定你是何等人。在新中国,”发言”是”出面宝”。人家听了你的发言,就断定你是何等人。--杨绛《洗澡》

37、默存得空就写家信;三言两语,断断续续,白天黑夜都写。这些信如果保留下来,如今重读该多么有趣!但更有价值的书信都毁掉了,又何惜那几封。--杨绛《干校六记》

38、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不幸者的愧柞--杨绛

39、你的问题主要是读书不多而想的太多。--杨绛

40、车过了“蔚然而深秀”的琅玡山,窗外逐渐荒凉,没有山,没有水,没有树,没有庄稼,没有房屋,只是绵延起伏的大土墩子。火车走了好久好久,过了蚌埠,窗外景色还是不改。我叹气说:“这段路最乏味了。”宾四先生说:“此古战场也。”经他这么一说,历史给地理染上了颜色,眼前的景物顿时改观。--杨绛《杂忆与杂写》

41、一代又一代的人,从生到死,辛辛苦苦、忙忙碌碌,到头来只成了一批又一批的尸体,人生一世,还说得到什么价值呢?--杨绛

42、背生字,做习题,一天不得间断,因为学习语言,不进则退。--杨绛《杂忆与杂写》

43、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杨绛《杂忆与杂写》

44、失败的诗人往往成为愠怒的批评家,正如劣酒能变好醋--杨绛《杂忆与杂写》

45、皱面先生是天主教徒,也许就因为要娶她而进教的吧?天主教不准结婚,可是离过婚的人想必也准进教。--杨绛《杂忆与杂写》

46、我心静如水,我该平和地迎接每一天,过好每一天,准备回家。--杨绛

47、补了一条裤子,坐处象个布满经线纬线的地球仪,而且厚如龟壳。默存倒很欣赏,说好极了,穿上好比随身带着个座儿,随处都可以坐下。他说,不用筹备得太周全,只需等我也下去,就可以照看他。至于家人团聚,等几时阿圆和得一乡间落户,待他们迎养吧。--杨绛《干校六记》

48、我至少还欠一只手,只好用牙齿帮忙。我用细绳缚住粗绳头,用牙咬住,然后把一只床分三部分捆好,各件重复写上默存的名字。小小一只床分拆了几部,就好比兵荒马乱中的一家人,只怕一出家门就彼此失散,再聚不到一处去。据默存来信,那三部分重新团聚一处,确也害他好生寻找。--杨绛《干校六记》

49、可惜能用粗绳子缠捆保护的,只不过是木箱铁箱等粗重行李;这些木箱、铁箱,确也不如血肉之躯经得起折磨。--杨绛《干校六记》

50、一位大妈见了我们说:”真要感谢毛主席他老人家!没有毛主席,你们会到我们这种地方来吗!”我仔细看看她的脸。她是不是在打官腔呀?--杨绛《杂忆与杂写》

51、我读《三国演义》,读了一肚子“白字”(错别字)。据钟书说,自己阅读的孩子,都有一肚子“白字”,有时还改不掉。我们两个常抖搂出肚子里的白字比较着玩,很有趣。--杨绛《杂忆与杂写》

52、阿七以后每画“搭其眉毛,豁其眼梢”;未到“鸭蛋其脸”,阿必就哭。以后不到“小圆其鼻”她就哭。这幅漫画愈画得神,大家都欣赏。--杨绛《杂忆与杂写》

53、有一次,她听同伙传说,某家在物色一个姨娘,主要条件是要能生育。阿灵对我妈妈说:“我去把。我会生。我生过。”大家笑她,她也不知有何可笑。--杨绛《杂忆与杂写》

54、我抚摸着一步步走过的驿道,一路上都是离情。--杨绛《我们仨》

55、倍根(Bacon)说过:“赤裸裸是不体面的;不论是赤露的身体,或赤露的心。”人从乐园里驱逐出来的时候,已经体味到这句话了。所以赤裸裸的真实总需要些掩饰。白昼的阳光,无情地照彻了人间万物,不能留下些幽暗让人迷惑,让人梦想,让人希望。如果没有轻云薄雾把日光筛漏出五色霞彩来,天空该多么单调枯燥!--杨绛《窗帘》

56、人家挂着窗帘呢,别去窥望。宁可自己也挂上一个,华丽的也好,朴素的也好。如果你不屑挂,或懒得挂,不妨就敞着个赤裸裸的窗口。不过,你总得尊重别人家的窗帘。--杨绛《窗帘》

57、我向来以为自己是个随和的人,只是性情有点孤僻,常闷闷不乐,甚至怀疑自己有忧郁症,并且觉得自己从出世就是个错,一言一行,时候回想总觉得不当。我什么都错。为什么要有我这个人呢?--杨绛《洗澡》

58、离别拉得长,是增加痛苦还是减少痛苦呢?我算不清,但是我陪他走得愈远,愈怕从此不见。--杨绛《我们仨》

59、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杨绛

60、”见她之前,从未想结婚;娶她之后,从未后悔娶她”钱钟书与杨绛的一世情缘我第一次和钟书见面是在年月,他身着青布大褂,脚踏毛底布鞋,戴一副老式眼镜,眉宇间蔚然而深秀。见面后老钱开始给我写信,约我到工字厅相会。见面时,他的第一句话就是:“我没有订婚。”而我则紧张的回答:“我也没有男朋友。”于是便开始鸿雁往来,越写越勤,一天一封,以至于他放假就回家了。我难受了好多时。冷静下来,觉得不好,这是fallinlove了。--杨绛

61、惭愧常使人健忘,亏心和丢脸的事总是不愿记起,因此也很容易在记忆的筛眼里走漏的一干二净。--杨绛《干校六记》

62、少年贪玩,青年迷恋爱情,壮年汲汲于成名成家,暮年自安于自欺欺人。人寿几何,顽铁能炼成的精金,能有多少?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杨绛《一百岁感言》

63、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杨绛《一百岁感言》

64、我们读书,总是从一本书的最高境界来欣赏和品评。我们使绳子,总是从最薄弱的一段来断定绳子的质量。坐冷板凳的呆子,待人不妨像读书般读;政治家或企业家等也许得把人当作绳子使用。--杨绛

65、你的问题在于读的太少而想的太多。--杨绛

66、我想到解放前夕,许多人惶惶然往国外跑,我们俩为什么有好几条路都不肯走呢?思想进步吗?觉悟高吗?默存常引柳永的词:“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我们只是舍不得祖国,撇不下“伊”--也就是“咱们”或“我们”。尽管亿万“咱们”或“我们”中人素不相识,终归同属一体,痛痒相关,息息相连,都是甩不开的自己的一部分。--杨绛《干校六记》

67、“她的条件并不苛刻,只是很微妙。比如说,她要丈夫对她一片忠诚,依头顺脑,一切听她驾驭。他却不能是草包饭桶,至少,在台面上要摆得出,够得上资格。他又不能是招人钦慕的才子,也不能太年轻,太漂亮,最好是一般女人看不上的。他又得像精明主妇用的老妈子,最好身无背累,心无挂牵。”--杨绛《洗澡》

68、姚宓的眼睛亮了一亮,好像雷雨之夕,雷声未响,电光先照透了乌云。--杨绛《洗澡》

;

杨绛9句人生哲理名言?

1.刚开始是假装坚强,后来就真的坚强了。

2.你的问题在于读的太少而想的太多。

3.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4.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

5.我是一个老人,尽说些老话,对于时代,我是一个落队者,我没什么良言贡献给现代婚姻,只是在物质至上的时代潮流下,想提醒现在的年轻人,男女结合的最最重要的是感情,是双方互相理解的程度,理解深才能互相欣赏和吸引,才能互相支持,互相鼓励,才能两情相悦,门当户对以及其它,并不重要。

6.惟有身处卑微的人,最有机缘看到世态人情的真相。一个人不想攀高就不怕下跌,也不用倾轧排挤,可以保其天真,成其自然,潜心一志完成自己能做的事。

杨绛最经典的12句名言 杨绛人生感悟经典语录

7.肉体包裹的心灵,也是经不起炎凉,受不得磕碰的。

8.我甘心当个“零”,人家不把我当个东西,我正好可以把看不起我的人看个透。

9.上苍不会让所有幸福集中到某个人身上,得到了爱情未必拥有金钱;拥有金钱未必得到快乐;得到快乐未必拥有健康;拥有健康未必一切都会如愿以偿。知足常乐的心态才是淬炼心智、净化心灵的最佳途径。一切快乐的享受都属于精神,这种快乐把忍受变为享受,是精神对于物质的胜利。这便是人生哲学。

10.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11.人间不会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杂着烦恼和忧虑,人间也没有永远。

12.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杨绛:人生感言

杨绛

(作家、戏剧家、翻译家)

我今年一百岁,已经走到了人生的边缘,我无法确知自己还能走多远,寿命是不由自主的,但我很清楚我快“回家”了。

我得洗净这一百年沾染的污秽回家。我没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感,只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过平静的生活。细想至此,我心静如水,我该平和地迎接每一天,准备回家。

在这物欲横流的人世间,人生一世实在是够苦。你存心做一个与世无争的老实人吧,人家就利用你欺侮你。你稍有才德品貌,人家就嫉妒你排挤你。你大度退让,人家就侵犯你损害你。你要不与人争,就得与世无求,同时还要维持实力准备斗争。你要和别人和平共处,就先得和他们周旋,还得准备随时吃亏。

少年贪玩,青年迷恋爱情,壮年汲汲于成名成家,暮年自安于自欺欺人。

人寿几何,顽铁能炼成的精金,能有多少?但不同程度的锻炼,必有不同程度的成绩;不同程度的纵欲放肆,必积下不同程度的顽劣。

上苍不会让所有幸福集中到某个人身上,得到爱情未必拥有金钱;拥有金钱未必得到快乐;得到快乐未必拥有健康;拥有健康未必一切都会如愿以偿。

保持知足常乐的心态才是淬炼心智,净化心灵的最佳途径。一切快乐的享受都属于精神,这种快乐把忍受变为享受,是精神对于物质的胜利,这便是人生哲学。

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点击图片查看“往期延伸”

大学人文主题微刊 

官网:www.cnuu.org

投稿:iuniversity@qq.com

杨绛对人生的感悟

杨绛先生是文化界的伟大人物,她是聪慧的、博学的,同时也是个十分幽默的人,她的睿智人生让人们感觉到了她的优秀和伟大。杨绛文学作品语言的成功是有目共睹的。下面是我搜集整理的关于杨绛的故事,希望对你有帮助。关于杨绛的故事不打扰父亲午休有一次她拿了一本书,坐在父亲房里,大气不出,静静地翻,遇到要上厕所,或拿什么东西,也是如小猫行地,寂然无声。父亲一觉醒来,看到小天使般的杨绛默默陪侍在侧,心头一个咯噔,瞬间的温暖,岂是俚俗的一件“小棉袄”所能比拟!父亲就说:“其实我喜欢有人陪陪,只是别出声。”从此午休,都要杨绛陪。勇敢说穿高底鞋杨绛在北京出生,还不到100天,就跟随父母南下,移居上海,四岁,随父母重返北京,起初住在东城,房东是满族,她因此见识了梳“板板头”,穿旗袍,着高底鞋的满族妇女。她们的高底不是像上海人那样嵌在鞋后根,而是位于鞋底正中,俗称“高底鞋”,或依其形状称“花盆底”鞋、“马蹄底”鞋。满族女子穿上这种鞋,不仅身高陡增好多,而且走起路来,前倾后仰,婀娜多姿。父亲有一次问杨绛:“你长大了要不要穿这种高底鞋?”杨绛认真思索了一会,答:“要!”。懂事捡饭粒杨绛六岁,进辟才胡同女师大附属小学读书。她中午不回家,在学校包饭。一天,小学生们正在用午餐,适逢一批客人进来参观,主陪的不是别个,正是杨绛的三姑母杨荫榆,她当时担任女高师的“学监”。贵客驾临,饭厅一片肃然,小学生们埋头吃饭,鸦雀无声。杨绛背对着门,没有看清形势,她吃得吧嗒吧嗒,面前掉了不少饭粒。三姑母见状,疾步走到她的跟前,附耳说了一句悄悄话,杨绛省悟,赶紧把饭粒捡起放进嘴里。旁边的小朋友看了,也照她的样子办。杨绛是个怎样的人第一个方面就是从杨绛文学作品的写作风格上来判断,杨绛的写作风格和语言特色大多数都是以简洁明了为主,再加上她的很多作品都被纳入了教科书,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她的文章其实更加适合学生学习。因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阅读她的文章会产生不同的感悟,所以说杨绛是一个文学创作巨匠。从第二个方面来讲,她的爱情观念和当时社会上大多数人的爱情观是不一样的。在很多的访谈中她都提到过她的爱情观,从她的爱情观中可以得出有关于杨绛是个怎样的人这个问题的第二个答案,那就是杨绛是一个不因循守旧的人,她觉得爱情不需要门当户对,只要当事人愿意就行。第三,杨绛还是一个敢于表达自己观念的人,这一点其实从她非常小的时候就能够看出来了,她小的时候特别喜欢看街上的女人走路,因为她们都穿着高底儿鞋能看出来。她很喜欢这样的穿着,所以在他的父亲询问她以后要不要这样穿时,她坚定的回答了是。关于杨绛的贡献杨绛的贡献可以从两方面来说起,首先先来说说她的文学创作。在1942年的时候她创作出自己人生首个剧本,名字为《称心如意》,这个剧本一经公演就得到了人们的交口称赞,在此之后她的《弄假成真》、《风絮》等作品相继出世,也都得到了人们的广泛认可。随后,杨绛先生又发表了一些散文集,例如《将饮茶》等,而她的小说《洗澡之后》也被人们推上了最高峰。杨绛的女儿去世之前《我们仨》这部作品还没有完成,之后接连遭受丈夫和女儿的去世,她便暂停了创作,在她九十二岁的时候她决定继续创作,完成了这部作品,这也成为她最为广为人知的作品之一。另外在文学翻译方面杨绛的贡献也是功不可没的,她翻译过许多的作品,而其中《堂吉诃德》则是最为出色的一部翻译作品,翻译这部作品的时候她已经四十八岁了,为了能够让翻译作品不脱离原文,她决定放弃所有的翻译版本,而是选择从原文直接翻译,她甚至为此学习了西班牙语,用了十多年才完成了这部作品。

对杨绛的评价50字?

杨绛是一个怎样的人

  杨绛文学作品的写作风格上来判断,杨绛的写作风格和语言特色大多数都是以简洁明了为主,再加上她的很多作品都被纳入了教科书,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她的文章其实更加适合学生学习。因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阅读她的文章会产生不同的感悟,所以说杨绛是一个文学创作巨匠。

  杨绛的爱情观念和当时社会上大多数人的爱情观是不一样的。在很多的访谈中她都提到过她的爱情观,从她的爱情观中可以得出有关于杨绛是个怎样的人这个问题的第二个答案,那就是杨绛是一个不因循守旧的人,她觉得爱情不需要门当户对,只要当事人愿意就行。

  杨绛还是一个敢于表达自己观念的人,这一点其实从她非常小的时候就能够看出来了,她小的时候特别喜欢看街上的女人走路,因为她们都穿着高底儿鞋能看出来。她很喜欢这样的穿着,所以在他的父亲询问她以后要不要这样穿时,她坚定的回答了是。

【人生感悟】杨绛:走在人生边上

      我得洗净这一百年沾染的污秽回家。我没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感,只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过平静的生活。细想至此,我心静如水,我该平和地迎接每一天,准备回家。

5月25日凌晨一时,著名女作家、文学翻译家和外国文学研究家、钱锺书夫人杨绛在北京协和医院病逝,享年105岁。先生的文字常被人称作韵致淡雅,独具一格。她的这篇文章写“不争”,谨以该文与大家共勉。

如要锻炼一个能做大事的人,必定要叫他吃苦受累,百不称心,才能养成坚忍的性格。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

有些人之所以不断成长,就绝对是有一种坚持下去的力量。好读书,肯下功夫,不仅读,还做笔记。人要成长,必有原因,背后的努力与积累一定数倍于普通人。所以,关键还在于自己。

少年贪玩,青年迷恋爱情,壮年汲汲于成名成家,暮年自安于自欺欺人。人寿几何,顽铁能炼成的精金,能有多少?但不同程度的锻炼,必有不同程度的成绩;不同程度的纵欲放肆,必积下不同程度的顽劣。

在这物欲横流的人世间,人生一世实在是够苦。你存心做一个与世无争的老实人吧,人家就利用你欺侮你。你稍有才德品貌,人家就嫉妒你排挤你。你大度退让,人家就侵犯你损害你。你要不与人争,就得与世无求,同时还要维持实力准备斗争。你要和别人和平共处,就先得和他们周旋,还得准备随时吃亏。

惟有身处卑微的人,最有机缘看到世态人情的真相。一个人不想攀高就不怕下跌,也不用倾轧排挤,可以保其天真,成其自然,潜心一志完成自己能做的事。

上苍不会让所有幸福集中到某个人身上,得到爱情未必拥有金钱;拥有金钱未必得到快乐;得到快乐未必拥有健康;拥有健康未必一切都会如愿以偿。保持知足常乐的心态才是淬炼心智、净化心灵的最佳途径。一切快乐的享受都属于精神,这种快乐把忍受变为享受,是精神对于物质的胜利,这便是人生哲学。

我是一位老人,净说些老话。对于时代,我是落伍者,没有什么良言贡献给现代婚姻。只是在物质至上的时代潮流下,想提醒年轻的朋友,男女结合最最重要的是感情,双方互相理解的程度。理解深才能互相欣赏、吸引、支持和鼓励,两情相悦。门当户对及其他,并不重要。

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简朴的生活、高贵的灵魂是人生的至高境界。

走到人生边上自说自话

      ——答《读书》杂志编者

文| 杨绛

我是《读书》杂志的老读者。《读书》的编者多半是我的小友——很亲热的小友。有一位听说我出了一本新书,特来问我写了什么书。我告诉她书题是《走到人生边上》。

她惊奇说:“人生边上!好大的题目!”

“题目太大吧?我写的只是一串自问自答,我们家乡话叫‘自说自话’。”我实在很心虚。

她央求说:“杨先生,说说您的‘自问自答’吧。”

我就老老实实把我的“自说自话”向她解释一番。

我有几个年轻朋友坚信人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年轻朋友都已退休,也不年轻了。他们职业不同、性格不同、身世不同、遭遇不同,但是对他们坚信的问题却非常一致、非常肯定,好像是这个时代统一的信念。

我写这篇短文,最初只是想对这个信念提出质疑。没料到一提质疑,便引发了许许多多问题。问题并不是从未想过,有些还是经常想的,只是不求甚解,糊里糊涂地留在心上。真没想到一个人活了九十多岁,带着这么许多似懂非懂的问题,竟一辈子不求甚解!

二〇〇五年我九十四岁那年,立春之前,曾小病住医院。躺在病床上,闲来无事,无事找事,要对那几位朋友的信念来个质疑。我出院回家,第一事就写下了了《走到人生边上》的第一页。因为我不仅土埋半截,土已埋到我脖子上了。来日无多,来年屈指可数。而我的倔脾气,一件事开了个头,一定要完成。可是心上这一堆糊涂思想,要清理一番已是不易,要把一个个问题想通,更是不易。不料问题越想越多,我好似黑夜里走入布满乱石的深山僻径,磕磕绊绊,跌跌撞撞,哪里去找指导呢!我深悔早年光阴虚掷,没多读点书,如今临渴掘井,想读些能助我思索的书,能增得几分知识?真是不度德,不量力,我这回只好半途而废了。但是念头愈转愈有意味,只是像转螺丝钉,愈转得深愈吃力,放下不甘心,不放下呢,人老了,精力不足了。我正像《堂吉诃德》里丢了官的桑丘跌入泥坑,看见前面的光亮却走不过去,听到主人的呼喊又爬不出来。

我挣扎着,这么想想,那么想想,思索了整整两年六个月,才把自以为想通的问题,像小女孩儿穿珠子般穿成一串。我很顺当地添上十四篇长短不一的注释,写成了这本不在行的自说自话。

深感商务印书馆用惊人的速度印刷成书,让我能及早得到读者的批评和指正。

二〇〇七年九月一日

(出处:机械出版社)

版权声明:“伙伴方舟之舵手班”所推送文章,除非确实无法确认,我们都会注明作者和来源。部分文章推送可能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联系我们,我们会在24小时内处理,谢谢!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4
请文明发言哦~